藏茶之旅(六):雅安藏茶的生产与加工

藏茶之旅(六):雅安藏茶的生产与加工

10阅读 2019-12-24 01:21 文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四川输入西藏茶叶的生产加工方法曾经引发了英印的极大兴趣,1905年3月11日,哈奇森作为他们的“特使”,从加尔各答乘坐一艘名为“格里高利•阿皮亚”(Gregory Apear)的轮船出发了,他于16日到达马来西亚的槟榔屿,19日到达新加坡,在那里转乘“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轮船,并于4月1日到达上海。从上海沿长江而行抵达雅安,去探求藏茶的秘密。

  哈奇森在他1906年的报告《供应西藏的印度砖茶:四川任务报告》(Indian Brick Tea for Tibet:report on a mission to Su-chuan)中归纳了他发现的藏茶的生产加工要点,他共列出了19条,从茶树栽培的选址、茶树管理到采茶、焙火至篾包、标示商行等无所不包,对哈奇森而言,可能每一点都充满了新奇,但或许,他并没有发现藏茶生产加工更精细的工艺。


图为2019年雅安藏茶文化旅游节上的各类藏茶产品 摄影:赵国栋

  据《雅安市志》中的相关记载,传统雅安藏茶的加工工艺有传统工艺与新工艺之分,二者均指粗制过程。传统工艺主要包括18道工序,简称为炒、三蒸三蹓、四扎堆、四晒茶、二拣梗、一筛分。新工艺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包括:一蒸、二揉、一发酵、二拣梗、二干燥等八道工序。粗制茶未成型也未装篾打包,不利于运输,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工,这一过程称为精作或精制。经过冲包(按包分甑定量,倒入木架篾篼内,筑压成砖)、倒包(以草纸、黄纸和商标分甑包好,叠放入篾篼,加盖封口,以长细篾条捆扎)即成为了商品茶包。李朝贵先生在《藏茶》一书中把藏茶加工工艺归结为32道。


图为李朝贵、李耕冬先生所著《藏茶》书影(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

  岁月流转,现存雅安藏茶的生产和加工是怎样的状态呢?笔者在雅安的调查似乎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雅安茶厂不但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茶企,而且是一座雅安藏茶文化的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珍贵藏茶以及各类生产加工原料。在“藏茶印象”展厅中,沿着200米的空中参观走廊,存放着数年至数十年年份不等的藏茶原料,它们都是以藏茶的传统技艺生产的。譬如“82撒面茶”产于1982年,产地海拔1200-1600米的蔡山(周公山)。在“藏茶密码”展厅中,陈列着各种条茶和生产辅料,它们代表着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的步伐。“80条茶”是1980年代生产的金尖和康砖茶,每条10公斤。“92条茶”是1992年生产的金尖和康砖茶,该茶在2013年香港拍卖成交价为每条(10公斤/条)22.8万港元。陈列的辅料包括2006年的茶果,2011年的红苔绿梗,等等。


图为雅安茶厂“藏茶密码”展厅一角 摄影:赵国栋

  如果说我们从雅安茶厂感受到的还有些内敛含蓄,那么“四川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即“兄弟友谊藏茶”)则更为直观地反映了藏茶生产加工上的变化。在兄弟友谊的藏茶生产加工谱系中,呈现了一种明显的藏茶换代取向:第一代为康砖,第二代为金竹,第三代为甘弘。康砖和金尖类采用的是紧压式的大型茶包,一般康砖每砖重1斤,每条茶包共20块茶砖,金尖则为每砖重5斤,每条4砖。生产康砖的原料茶采摘于红苔之上,工艺仍属于传统工艺。金竹是康砖、金尖的延续产品,形式为小竹条包装,原料采摘于青苔之上,工艺则是该公司的甘氏工艺。甘弘是第三代产品,原料采摘于舒叶之上,工艺也是其自有的甘氏工艺。主打产品和主导工艺的转变显示了兄弟友谊公司在藏茶上的不断探索精神。


(图为兄弟友谊公司的甘弘藏茶 摄影:赵国栋)

  藏茶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平台建设为雅安藏茶的生产与加工提供了强大保证。“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四川省科技厅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平台,专门针对的是藏茶产业和藏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和蒙顶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导建设,参与企业有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吉祥茶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中心下设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所、文化与品牌研究所等7个分支机构。在中心的参观长廊里,可以清楚看到藏茶的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

  还有“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位于“牛碾坪清乡茶田度假区”内,那里除了有关于“四川蒙顶山茶种植基地联盟”的详细介绍和展示外,还有“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的建设与导览介绍。而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担负着茶树育种改良重任的“茶树杂交育种园”,被称为“西南最大茶树基因库”。作为2013年“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中心在建成后,引进了福鼎大白、乌牛早、龙井长叶等茶树品种260余个,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100余个,加强对茶树新品种和藏茶新技术的推广和转化,切切实实为雅安茶树种植、改良以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做出了贡献。


(图为“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 摄影:赵国栋)

  若把藏茶作为一种文化来看,那么无疑,它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而若把藏茶作为一种产业,那么它也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传承和创新是文化、产业,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精义所在。

  在雅安,我们看到了,并且深刻感受了藏茶产品与工艺上的这一取向。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无疑包含了数代雅安茶人们的艰辛探索和巨大付出。当我们毫不费力就能选到不同口感的藏茶,喝上让人心静神怡的茶汤时,或许,我们应该把最富情感的词句送给那些为了藏茶产品和工艺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雅安茶人们虽然普通,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奋斗出了越来越好的藏茶。奋斗,让藏茶走得更远,让茶人显得更美!(中国西藏网 文/赵国栋)

上一页:斜背茶获龙岩市2019年“红古田”杯茶王赛金奖银奖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市场还是那个市场 但逻辑已经变了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